
【编号】00100
【作者】石虎
【质地】纸本立轴
【尺寸】68*45cm
【类型】当代
石虎(295年-349年5月26日),字季龙,上党郡武乡县(今山西省榆社县)人,赵明帝石勒的堂侄,海阳王石弘堂兄,后赵第三位皇帝(334年–349年)。
建平四年(333年),石勒驾崩,太子石弘继位,因石虎专权,刘太后与养子石堪拥立石勒子南阳王石恢,欲举兵反对石虎,事泄被杀。延熙元年(334年),石虎篡位,自称大赵天王,杀石弘、程太后、秦王石宏、南阳王石恢。建武元年(335年),石虎将首都由襄国迁至邺城,并特地派人到洛阳将九龙、翁仲、铜驼、飞廉转运到邺装点宫殿。太宁元年(349年),正式即皇帝位。统治时期极度荒淫残暴,屠杀大臣、百姓,致使民不聊生,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,人民起义不断,但在石虎称帝时期,由于他崇信佛教,使得佛教的影响力在中原迅速扩大。
太宁元年(349年),石虎病逝,随后因他的儿子争夺皇位引发内乱导致后赵崩溃。




